close

大型公營機構物流整合先驅-新科後勤

 

                                                                       文/清雲科技大學行銷系兼任講師 陳湘力

 

 

 

 

 

 

 

1979年英國柴契爾夫人大力推動民營化政策後,政府部門藉由委託外包、業務分擔、共同生產、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將部分職能業務轉由民間部門經營,惟政府仍須負擔財政籌措、業務監督及績效成敗之責任,成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新趨勢。其中委託外包方式是民營化策略措施中最常為人使用,其意指透過政府部門與民間部門簽訂契約關係,由政府提供經費或相關的協助,由民間部門履行契約中的規定項目或對「標的團體」提供服務,並在契約中載明雙方的職責、義務、期限及標的團體人數。而提供公共服務的民間部門其範圍可涵蓋企業組織或非營利組織。

 

 

現今各國政府面臨著財政短絀、資源稀少,台灣執政黨團及各公部門亦未能置身於此趨勢外,但人民卻相對要求提供更多元化公共服務的窘境。是以政府亟待調整「大政府」、公部門單一提供服務的角色,企求藉以活化公共治理,擴大其服務範圍,把「政府業務」的餅做大,體現「公共服務民間化」、「公共管理社會化」的目標。觀諸世界先進各國政府再造趨勢,均透過政府角色與職能的重新調整規劃,運用委託外包方式,將公共服務移轉民間辦理,不僅善用民間資源,而且促使公共服務更有效率與品質,在在顯現出政府角色已轉化為「導航」的角色。其主要目標即在於將企業精神導入政府部門,以期達成精簡人力、節省預算、縮編組織的目標。

 

 

基於以上論述,本文特別介紹新加坡專門承接大型公營政府機構(如軍方、警察)整合性倉儲物流公司-新科後勤股份有限公司(ST Logistics)的成長及核心業務,期能以仿他山之石之效,供各級企業及政府機構參考借鏡。

 

 

公司背景

 

 

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獨立的新加坡,位在亞洲十字樞紐,距赤道北邊137公里,地處麻六甲海峽的東南方,扼控太平洋及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東南為印尼。新加坡武裝部隊獨立後接收英軍遺留下所有軍事設施,其中遍及全島周遭的豬籠式(igloo)貨倉,初期即成為新加坡陸軍囤放後勤物資的重要軍事設施。佔用廣大土地及派遣大量管理人員,鑑於將有效的人力資源用於核心軍事業務方面,新加坡武裝部隊於1982年決定將這些貨倉的管理及運作外包商業化,新科後勤股份有限公司(ST Logistics)即在當時時空背景下創立。

 

 

1982年創立初期,位於烏蘭(Woodlands)的陸軍軍械供應營成為新加坡第一個公營事業商業化的基地,新科後勤開始承接此基地內所屬重型車輛、機具零附件管理,一直持續至1989年開始承接基地內所有後勤補給業務,由於成效斐然,新加坡陸軍於1993-1994年陸續將普通軍用品基地及醫療供應庫兩個單位分別外包商業化。到了1998年新科後勤因持續獲得新加坡陸軍前述三個基地的後勤服務合約,基於全面妥善運用土地及人力需求、增進運作效率及取代陳舊的作業方式及節約國防預算的思維下,開始替軍方這個客戶構思設立一個中央軍需供應基地,將所有新加坡陸軍散佈在全島的豬籠式倉庫囤放之軍用物資全部集中存儲,以先進的自動化倉庫存取設施及引進後勤資訊系統加以管理運作,這個構思終於在1999121日開始執行動工,歷經兩年時間於2001年底建構完成了公辦民營的陸軍後勤基地(Army Logistics Base)。

 

 

 

 

陸軍後勤基地

 

 

陸軍後勤基地全場總面積約九萬五千平方公尺,其中兩棟相鄰的中央倉庫佔地大約六萬平方公尺。中央倉庫內採用兩組先進的自動存取系統(ASRS),一組為棧板式自動存取系統(PALLET ASRS),共有13600存儲板位,每小時可同時處理280板位;另一組為料盒式自動存取系統(BIN ASRS),共有29850存儲格位,每小時可同時處理460個料盒。至於一般出貨率低的貨品,可將其保管區特別設計存放至7872個可移動式料架(MOBILE RACKING),減少作業及搬運時間;針對特別需要溫度及濕度調控的輕便品項,則可使用垂直旋轉自動庫存系統(VERTICAL CAROUSEL)加以存儲,全場區應用無線射頻(RF)資訊系統搭配手持式終端機處理日常物流作業,減少失誤率及增加作業及時性。夜間則利用無人操作之雷射導引車(LASER GUIDED VEHICLE)執行夜間調節、補貨作業,節約人力成本及增加安全性。

 

 

1.新科後勤股份有限公司沿革及大事紀要一覽

 

 













































 
 

時間

 

發展沿革及大事紀要

 

第一階段

 

1982

 

成立於新加坡,為新加坡國防部及武裝部隊之後勤服務提供者。

 

1983

 

開始承接新加坡陸軍所屬重型車輛、機具零附件管理。

 

1989

 

開始承接新加坡陸軍所有後勤補給業務(不含軍糧及彈藥)。

 

1990

 

定調以整合大型公營機構物流服務為發展策略,以新加坡陸軍為基礎逐步向其他公營單位拓展。

 

1992

 

開始承接新加坡陸軍醫藥衛勤補給業務。

 

1995

 

開始承接新加坡空軍後勤補給業務。

 

1997

 

開始承接新加坡海後勤補給業務。

 

第二階段

 

1999

 

開始替新加坡陸軍籌建陸軍後勤基地(自動化中央倉儲系統)。

 

2001

 

陸軍後勤基地建設完成

 

2002

 

開始替新加坡海軍籌建海軍後勤基地(自動化中央倉儲系統)。

 

2003

 

海軍後勤基地建設完成

 

2005

 

開始承接新加坡警察部隊整體後勤業務。

 

 

 

 

 

在陸軍後勤基地外包商業化整體運作下,有效化解了軍事後勤的需求、獲得、存儲、分配四大階段的鈍重性,增進其作業機敏及及時性,新加坡軍方及政府機構逐漸將此商業化模式複製至海軍、空軍、警察部隊,陸續交由新科後勤承接服務。

 

 

發展利基及營運優勢

 

 

新科後勤短時間內成長茁壯,每年吸引意圖將政府公(國)營機構外包商業化的各國政府及公營機構前往觀摩考察,進而簽訂合作條約及技術輸出,該公司長期發展利基及營運優勢分析如下:

 

 

一、國家視物流產業為重點發展產業

 

 

新加坡的物流業產值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其全國總勞動人口的6%受僱於物流行業。新加坡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至2004年已達8,818 家,從業人員達100,671 人。新加坡的物流服務的企業計有陸運(4,185 家)、海運(2,133家)、空運(104 家)、倉儲(288 家)、其它物流服務(2,108 家)等五大類。而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服務業產值即占GDP3%以上。新加坡的物流業發達,亦反映出專業物流公司之規模較大,3PL業者成為新加坡較具影響力的產業,從而奠定了物流業在新加坡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工商企業運用物流管理技術及專業化的 3PL 服務非常普遍。新加坡物流業更利用新加坡的優勢,建構亞太地區的外包供應網,讓跨國企業專注於產品研發及市場營銷,提高國際競爭力,從而更加鞏固物流業在新加坡的地位。

 

 

 

 

 

二、公營機構主事者積極支持外包商業化發展

 

 

新加坡政府干預經濟的作風聞名於世,但在節約成本,增加效率上卻也是較為成功的。新科後勤能快速發展與成長即是得力於軍方及公部門的大力且無私的支持。政府支持外包商業化發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土地租稅優惠、研發的補助和提供公職人員各項教育與轉職訓練。

 

 

 

 

 

三、應用中央倉儲及資訊技術、提高物流效率

 

 

新科後勤引進高效率的倉庫設施儲存管理,並應用先進資訊技術發展即時網路存貨搜尋、貨物追蹤及管理系統,為軍方與新科後勤間、供應商與內陸運送業者間、軍方與受補單位間進行資訊共享和及時物流資訊管理與傳遞。新基地可以在96個小時內將全部庫存物資全數撥補完畢,而經由基地自動化運作模式,在1個小時內即可以動員撥補一個陸軍旅級所配賦的軍需物資,有效地縮減了動員所需物資集結的應變時間。。

 

 

 

 

 

四、充分發揮委外商業客制化的服務精神

 

 

新科後勤除承接軍方的後勤物資存儲外,在外包商業化的管理模式下,作業更具彈性,在物資管理作業方面還可以替軍方制訂物資需求計畫、進而進行物資採購、供應商管理、提供最新產品資訊以供規格再設計;配送服務方面,平均配送點約750個卸貨點,每日平均送貨量約200立方公尺(約1520呎貨櫃),另外除了基地櫃檯撥補外,受補單位及官兵個人還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利用配送網在便利商店取貨(e Mart),還有其他附加的加值服務,如生化服裝清洗服務及軍需品維修等項目等。其中特別一提的是,每個新兵入伍,理個大光頭,排隊等著集體發放軍服,相互調整服裝型號的慌亂窘況,是台灣每個曾服役過男性共同的記憶。新科後勤替新加坡每一個新兵做到入伍當天,合身的全套軍服及軍需品已全部打包擺置個人面前,便利及顧客滿意商業化服務精神,由此可見。

 

 

 

 

 

營運績效

 

 

1982年至2001年期間,新科後勤將新加坡陸軍散佈於全島四大營區內大大小小70餘間的後勤倉庫內之軍用物資統一集中存放在新落成的陸軍後勤基地(ALB),減少土地使用面積,增加整體後勤效益,帶給新加坡武裝部隊相當大的利益(見表2)。在人力精簡方面,在尚未建立ALB基地第一階段前,19831989年間軍方作業總人數已陸續縮減了二分之一員額,俟2002ALB基地落成開始運作後,軍方作業人數又再度精簡了二分之一員額;而當年度後勤綜合勤務費整體支出減少25%

 

 

 

 

 

2. 陸軍後勤基地(ALB)帶給新加坡武裝部隊的利益分析

 

 

 

 

 

 

 

 

 

 

 

 

 

 

 

 

 

 

 

 

 

 

 

 

 

 

 

 

 

 

 

 

 

實體方面

 

 

 

資訊方面

 

减少土地使用面

 

45足球大小

 

 

 

業務處實現無纸化

 

提高存容量

 

25%

 

 

 

增加作透明度,提供即時庫存信息

 

提高生

 

> 25%

 

 

 

提高準確性,降低人為錯誤

 

應鏈應時間

 

减少 80%

 

 

 

加强存管理,而减少存的成本

 

裝備反應時間

 

缩短 80%

 

 

 

踪物料消耗模式,建立預測基準

 

 

 

 

 

 

 

 

 

 

 

 

 

 

 

 

 

 

 

 

 

 

 

 

 

 

 

 

 

 

 

 

 

 

 

此外,新科後勤還利用陸軍後勤基地(ALB)作業模式替軍方建設了具世界水準的緊急配送中心,使其在高效率的緊急動員及戰備物資快速運補物流服務的提供上更具基礎。近年來新加坡幾次參與國際大型災難之急難救災物資配送,如SARS、伊朗地震、南亞大海嘯等急難救災物資的集散與配送,新科後勤在幕後的後勤作業,功不可沒。目前基地內尚囤放有部分政府因應禽流感緊急備援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反觀目前同樣是島國的台灣,防衛作戰本「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之戰略構想,國防部因應兵力整建計畫,歷經19962001年的「精實案」及20042006年的「精進案」,兩度檢討各軍種單位編制,裁撤或簡併單位,以減少人事經費支出,提高工作效能,主要目的即為建立優良且質精的國防武力,未來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國軍的後勤整合及委外商業化,新加坡陸軍後勤基地的演化應有參考借鏡的地方。

 

 

至於政府公營機構委外商業化方面,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為了行政院各機關在推動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時能有具體明確依據,亦於民國九十年分別頒佈「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推動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施要點」、「地方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補充規定」。主要用意即是為政府與有意承接委託之民間業者有所依循,可分為「公辦民營」、「公民合營」、「初期公民合營,逐步民營」及「部分公營,部分民營」執行方式進行,可見政策推行之決心與用心;台灣歷經過921大地震及SARS的重大災難及近期專家學者所預測之禽流感潛在爆發時機,在救難物資的採購供應及即時輸補方面,危機處理的迅速反應行動作為上,新科後勤於急難救助時的後勤作業機制亦應有台灣當局參考學習的地方。

 

 

 

 

 

 

 

經證諸世界先進各國政府再造趨勢,均透過政府角色與職能的重新調整規劃,運用委託外包方式,將公共服務移轉民間辦理,不僅可善用民間資源與活力,更可促使公共服務具有效率與品質,在在顯現出政府角色已轉化為「導航」的角色。因此,透過新加坡新科後勤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大型公營機構後勤成功的報導;期望台灣在此一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政策規劃與執行上能有新的視界,除能善用民間專長、技術及資源投入公共服務,以提升公共服務績效與品質外,更可改善政府形象,增加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節省政府開支。

 

 

 

 

 

參考文獻

 

 

范祥偉,「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理論與政策」,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莫永榮,「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三十九期,第75-104 頁,民國9312月。

 

 

吳彥濬、鄭明仁,「新加坡物流發展」,2005台灣物流年鑑,經濟部商業司,民國956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